陽邏長江大橋下游約300米處,坐落著一個占地209.2畝的大油庫——中國石化陽邏油庫,負責武漢、黃岡、孝感等地的汽柴油供應。
汛期,因運油輪船限航,這座純水路來油的油庫只“出”不“進”。水位下降后,這里是一幅怎樣的“吃貨”圖景?
8月10日,記者來到陽邏油庫,只見大門外等待裝油的油罐車排起了長隊。
這座油庫總庫容5.4萬立方米(約4.8萬噸),有5000立方米油罐10座,1000立方米油罐4座,還有一座5000噸級深水碼頭。油庫里的油,通常是通過油輪從南京、南通、上海及我省荊門等地的煉油廠運來。這些油又通過油罐汽車,沿著四通八達的公路,被分送到武漢、黃岡、孝感等地區。近5年來,該油庫的年吞吐量一直保持在50萬噸至70萬噸之間。
“從7月11日到8月4日,因汛情影響,沒有油輪來卸油,油庫庫存已經消耗大半。”陽邏油庫黨支部書記肖生祥說,最近一周,洪水水位下降,汛情緩解,油輪恢復通航,接油躉船任務很重,已經日夜不停地接了7艘船,收入成品油19011.319噸。
現在停靠到碼頭的,是8月4日以來的第8艘油輪,油輪上載有2840噸98號汽油。烈日下,船上的噴淋系統不斷向甲板上噴水降溫,防止油品蒸發。躉船上,4根200毫米粗的輸油管就像4張“嘴”,吸入不同的油品,然后吞進“胃”里——岸上油罐。
10日,在躉船上當班的是53歲的陶維濤和51歲的袁衛東。上午9點多,船到岸邊后,陶維濤和袁衛東先接纜固定油船,安置靜電接地樁,與船員進行相關交接。雖然剛下過雨,但躉船上的氣溫依然達到40℃,兩人身上的衣服很快濕透了。
相關事項交接完畢,兩人搬來一根10米長、150毫米粗的金屬軟管,一頭接到油輪的出油口,一頭接到躉船的受油口。接著,油泵啟動,油輪里的汽油以每小時200噸的速度,流向岸上的大油罐。
“這船油要持續輸15個小時。今天又要到凌晨3點才能休息了。”袁衛東說,輸油期間,他們倆必須在現場負責安全巡視,一刻不能離開,吃飯、上廁所都得輪流。
“確實辛苦,但必須堅守。”肖生祥說,市場需求在攀升,近3天油庫每天出庫油品達1500噸,接近滿負荷運轉。“趕快補充庫存,才能保障供應不斷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