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三级在线观看久,人人添人人澡人人澡人人人人,亚洲成a人v欧美综合天堂,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分享縮略圖
中國網首頁中國網新聞中心湖北政務荊楚各地湖北生活

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協和醫院院長胡豫:希望學生成為卓越醫學人才

發布時間:2020-09-10 10:29:01  |  來源:湖北日報  |  作者:方琳

9月7日上午10時,協和醫院住院部大樓,胡豫邊走進大樓邊穿白大褂,他的研究生們正在樓上討論課題,等待導師前來指點。身為武漢協和醫院掌門人,又是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教授,胡豫恨不得“掰成兩半用”,總感嘆“時間不夠用”。

在今年評選出的12名全國教書育人楷模中,胡豫和鐘南山、張伯禮等入選,也成為我省第六位全國教書育人楷模。

“他讓我們體會到了老師的榜樣力量”

此時,博士后唐露正帶著幾名師弟師妹,就《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因機制及精準診療研究》課題進行討論,這是導師胡豫帶領他們正在進行的科技部重大專項。從疫情暴發到逐步平穩,醫院的科研方向始終未離開這個病毒。聽完唐露的介紹,胡豫問:“大家知不知道,現在沒有病人,我們怎么做新冠病毒研究?”一時沒人接話,胡豫告訴他們,可以將之前病人的標本做成樣本庫,通過樣本變化來推測。這不是設想,而是醫院正在和武漢病毒研究所聯合做的工作。

在冬春之際的戰疫中,56歲的胡豫帶領協和醫院始終奮戰在一線,每天睡眠只有幾個小時。診斷篩查、隔離收治、重癥救治、康復管理,醫院構建全鏈條防治網,挑起排頭兵的重擔。眼下,疫情平穩,醫院的工作重點轉向日常,同時對新冠病毒保持警惕,培訓和練兵一直未間斷。

“研究要從臨床實踐中來。”胡豫繼續和學生們交流,“這次和新冠病毒接觸就是個實踐機會,我們還有很多問題認識不清楚,必須通過課題攻關不斷取得進展,要在攻關中解決問題,運用到實踐。”抗疫期間,團隊發表了16篇論文,其中不乏權威刊物上的力作,為全球抗疫提供了參考。但胡豫總在強調,科學研究不是為了發文章,推進臨床工作和人才培養更重要。

研究生陶嬿伊、馮遠征說,胡老師在抗疫期間的拼命感動了很多人,讓我們體會到老師的榜樣力量,醫者的擔當和作為。在教學中,他還經常鼓勵我們去聽工科的講座,培養發散思維,學科交叉創新,“我們正在進行的納米材料和醫學結合的一個項目,就是這方面的嘗試。”

“做科研就是要解決臨床問題”

血液科王華芳教授是胡豫的第一名博士生。她至今仍記得20年前老師的教誨:“研究要從臨床中來,要解決臨床中的問題。”

從事醫教工作30載,胡豫始終堅持這一點。而這,與他的老師一脈相承。

胡豫的碩士、博士生導師沈迪,是著名的血液病專家,也是協和醫院血液科創始人。他發現了新型血小板聚集功能缺陷癥,醫學界以他的名字命名為“沈迪氏病”,這也是首個以中國人命名的新病種。

胡豫出身醫家,父親是鄂州當地的心血管內科教授,母親是一名護士長。1981年,他考入武漢醫學院,選擇了當時罕見的血液病作為奮斗方向。

“沈老師的研究精神給了我很大啟發。”不管冷門還是熱門,一旦選定方向,絕不放棄。胡豫投入到中國人血栓成因研究,希望破解致死致殘率都很高的血栓性疾病。

“不做別人做過的事。”老師的創新精神也鼓勵著胡豫。在當時國內血液病研究比較艱難的境況下,團隊歷經20年建立了亞洲最大血栓病例庫,通過對搜集到的8000例標本進行測序和研究,逐漸發現中國人血栓病的遺傳規律,為明確病因早期診斷提供了重要參考。2018年,“血栓性疾病的早期診斷和靶向治療”獲得2018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好老師要能夠授人以漁”

胡豫堅信教育是立國之根本,立德樹人乃教育之根本。作為同濟醫學院第一臨床學院院長,他每年結合社會熱點和自己的心得,對剛剛邁進校門的準醫學生開講“開學第一課”。8月30日,他和今年新生聊的是《后疫情時代,你準備好了嗎》。在這堂醫學教育課上,他從中國外科之父裘法祖、中國肝膽外科之父吳孟超說到鐘南山、張伯禮、張定宇、陳薇,再說到醫院的抗疫英雄,他們既是老師也是戰士。這位身先士卒的白衣“艦長”,寄語學生們“立德為先,厚植情懷”,“創新為魂,全面發展”,成為“卓越醫學人才”,在“祖國最需要的時候站出來”。

如今,胡豫承擔了醫院管理工作,與學生交流、指導研究都是見縫插針。時間不夠用,只有擠占休息和業余時間。率先牽頭任教臨床醫學八年制本科生《血液系統疾病》課程,編寫整合教材推進教學改革,每周一次教學查房、疑難病例討論……學生們說,每次看到胡老師,都是來去匆匆,但言語溫和,為人儒雅,“講問題一針見血,一下子就講透了。”他“幽默生動、兼具理智”的授課風格很受學生歡迎,多次被評為“我最喜愛的老師”之一。

既是“常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的醫者,也是“傳道授業解惑”的師者。在胡豫心中,好老師要能夠授人以漁。“知識永遠學不完,教會學生思維方法,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和科學實踐的頭腦,我認為更重要。”

 
責任編輯:魏文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