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記》,以其豐富精彩的故事情節、神魔奇幻的藝術手法以及民族特色,展現了中國古典文學和中華文化的魅力,影響早已跨越國界走向世界。“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關系‘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我們要堅持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還有一個文化自信”。2016年6月16日,上海迪士尼樂園正式開園,引起全民關注,迪士尼的成功給我國文化軟實力建設提出了很多值得深思和借鑒的地方。
如何讓西游記這一優秀文化品牌發揚光大?為建好西游記主題樂園,隨州市西游記公園作為實驗基地進行了長達十年的艱難探索。
一、一個有根的樂園
<一>西游記的故事源遠流長
《西游記》里的故事在中國不僅家喻戶曉,而且源遠流長。吳承恩版的《西游記》創作過程與其他三部名著是完全不一樣的。成書是四步才到位:一步是民間傳說——拋開淮河水神巫支祁(孫悟空原型)4300年的傳說歷史不算,在幾本游記、僧傳的基礎上,民間創作的西域取經故事自唐朝至明朝嘉靖年間就傳說了幾百年;二步是曲藝——各地藝人根據當時流行的“西域取經故事”,編創成不同曲藝形式的唱本;三步是多種版本的章回小說;四步是吳承恩在游記、僧傳、民間傳說、曲藝唱本、章回小說的基礎之上,再度創作、整理、編纂成書。所以說吳承恩是西游記的集大成者。
<二>IP形象深入人心
86版電視連續劇《西游記》問世以來,據不完全統計,各電視臺播放累計超過3000次。至今,每年的寒暑假期中央電視臺仍在播放電視連續劇《西游記》,可以說四十年如一日,幾代中國人都是看著西游記電視劇長大的,受眾達十幾億人,西游記的故事、西游記的人物、西游記的IP形象可以說家喻戶曉,人人皆知。
<三>地域文化緊緊相連
《西游記》一百回,取經路線橫跨半個中國,故事原型星羅棋布,各省各縣幾乎都有《西游記》中的故事原型,書中的很多地名不僅在當今的中國都能找到,而且是“一名多處”。如花果山水簾洞在全國就有八十余處,湖北省隨州市與河南省交界的桐柏山中就有花果山、水簾洞、老君堂、放馬場、太白頂、玉皇頂、祖師頂、觀音寺、通天河等與《西游記》中相同的地名多達一百多處。由此可見,《西游記》的根須深深地扎在地域文化里。
然而,西游記文化的強大基因并不代表西游記樂園能夠所向無敵,反而極大的提高了西游文化主題公園的難度,甚至成為西游魔咒,這是一把雙刃劍。
二、我們是西游樂園專家
<一>人文精神是西游樂園的靈魂
1、秉承“旅行即修行,娛樂+研學”的理念。將西游精神融入娛樂產品,讓大家在游樂愉快、刺激興奮、品味享受的過程中陶冶情操。西游記公園的主題定位:神奇、快樂、浪漫,這是我們的賣點,我們生產的就是快樂!西游記公園就是一個快樂的夢幻世界。
2、我們將《西游記》的價值觀提煉為“信仰、自由、合作、規則”,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輔相成。而前三句話不難理解,規則從何而來呢?規則是西游記故事演繹的基礎,長生不老是《西游記》故事的一條主線,也是人、神、魔三界的共同追求,同時三界對長生不老的追求是有嚴格的制度約束的,是有規則的。神界參加蟠桃盛會吃蟠桃,仙丹、仙酒和人參果是可以長生不老的,但是只有有編制的神仙才有資格參加,人界通過西天萬里取經,取得證書,才能金身成佛,長生不老。魔界的妖怪通過千年苦苦修行,行善積德完成由妖進化為仙的過程而長生不老。除此以外神界如孫悟空偷吃蟠桃、仙丹、仙酒,魔界的妖怪吃唐僧肉,與唐僧成親追求長生不老的行為都是不允許的,是要受到懲戒的。她告訴我們只有遵循規矩社會才會和諧穩定,個人才能達到目的,實現自己的愿望。
3、人、神、魔三界善惡輪回的神話寓意,儒、釋、道三教相爭相融教人向善的哲學觀念,由小乘佛教到大乘佛教“普渡眾生”的升華,都將在游樂項目內容中得到體現,啟迪游客感悟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打造寓教于樂的青少年研學基地和教育基地。
4、天人合一的主題建筑。園區大大小小的建筑物——殿宇寺廟、亭臺樓閣等都打上中國文化符號——天庭、龍宮、魔窟、市井等都是大家熟悉的《西游記》場所。一是虛幻飄渺、高懸天空、美輪美奐的神界標志建筑——天宮,寄托人們長生不老愿望的瑤池勝景;二是陰森恐怖、變幻莫測的百妖洞府;三是具有主題思想性、承載人們精神信仰的藏經大殿——大雷音寺等,人神魔三界的符號、標志、風格和色調不同,各有洞天。園區游線即取經路線,起點從大唐盛市開始,經過人神魔三界的九九八十一關到達西域的終點——大雷音寺,寓意功德圓滿,取經成功。
<二>處理好幾種關系
現代年輕人一是愛好互聯網等現代科技,二是沉浸在網絡游戲等虛擬世界,三是受到西方文化沖擊。面對這一現實,中國傳統文化該如何應對?西游記公園進行了長達十年的探索和嘗試。
1、文化創意與技術表現的關系。一是源于西游記、創新西游記、發展西游記,包含內容的新穎性和思想先進性;二是技術表現和技術升級,給人全新的感觀和刺激。在文化創意方面把握傳承與創新的關系,在技術表現方面要體現傳統藝術與現代表達方式并存的指導思想,文化創意重在跟游客交流共鳴,技術表現的最高境界是與游客互動。
2、人文與人造的關系。主題樂園本質上就是一個人造公園,如果沒有人文精神就等于沒有靈魂。一般的游樂園是游樂器材的堆積,追求感官刺激帶來快樂,代表了游樂園的共性,這種游樂園隨著市場的普及而逐漸失去市場的青睞,能夠在心跳之余令人念念不忘的,顯然只有那些用技術支撐藝術實現、讓游樂與故事融合的項目,從而給人獨特的體驗經歷。西游記主題公園的設計者、建設者和經營者心中的理念是一切為了取經者,追求的是產品的個性。建設模塊是“三園四區一主題”:三園是八十一關游樂園(闖)、哪吒鬧海水樂園(鬧)、七十二變動物園(變),四區是神魔共舞表演區(秀)、亦真亦幻動漫區(炫)、百妖洞府魔窟區(奇)、功德圓滿雷音寺區(佛),主題是西游文化,“三園”是共性、是旅游載體,共性的東西可以通過招商引資由社會資源參與,即旅游超市模式。通過主題文化的包裝,“三園”的建設范圍相當于華僑城歡樂谷的層級(2.0版)。“四區一主題”是個性,重點是文化的融合,彰顯的是差異性和獨特性,相當于方特東方神畫的范圍(3.0版)。西游記的人文精神和要點通過環境語言、景觀語言、設備語言、表演語言、動漫語言、肢體語言、人的語言等藝術表達,達到與游客互動體驗的目的。
3、招商引資與品牌輸出的關系。西游記公園率先創建了旅游超市(水泊梁山)模式和文旅產品品牌輸出模式,打造了一個共享共贏的招商引資平臺、文化旅游品牌輸出的平臺,二者互為因果、相輔相成、渾然一體,成為西游品牌價值的組成部分。
4、“好看”與“好吃”的關系。“好看”與“好吃”是指項目規劃建設與營運效益。“好看”是規劃做的漂亮,能夠受到業主和地方政府的稱贊,通過審批流程,帶有業主偏好。一些“好看”的項目開業時光鮮,往往曇花一現;“好吃”主要是以市場為導向、以滿足招商引資和靈活經營為前提,具有持續性的生存能力和盈利能力,包括:一個好模式,打造一個招商引資平臺,創建一個旅游超市“優勝劣汰”模式;一個好IP,涵蓋好主題、好故事、好形象、好傳媒;一個好產品,既包括設施、設備、產品與游客的互動關系,也包括景區工作人員、演職人員與游客的互動關系,對于主題公園來說,不能互動的文化等于沒有文化,沒有靈魂。
5、景區工作人員與游客的關系:西游記公園中的游客既是普通游客又是取經人的身份。可以在游客中抽選取經人,安排師徒四人對取經人進行保護,專職演員中安排妖魔鬼怪沿途阻擋取經人,工作人員扮演神仙為取經人解危,并舉行取經議式,增加游客的參與感、體驗感和互動感,讓游客心里認同取經之旅。
6、虛擬與現實的關系:一是用游戲通關的思維設計景區景點,把虛擬的闖關變成現實的闖關,設置一系列取經路上的標志性景觀;二是通過VR、AR技術在現實的景觀上展示人物形象和故事情節,形成虛擬與現實之間的互動,讓游客作為取經人得到身臨其景的體驗經歷;三是形成線上與線下的互動。
7、分與合的關系:西游記公園的“三園四區一主題”的建設模式,體現了分與合相得益彰的格局:分是指各個園區相對獨立自主、各有特色、自成一體,反映的是技術表現的不同形態、不同路線;合是因為主題文化的串連和融合,將不同園區、不同的藝術形式和技術表現融為一體,形成模塊化的聯合體。這種“分而獨立、合而一體”的模式,為園區的獨立核算和游客的分區分時消費提供了可能,產品既可零售又可批發。
8、“妖怪原形“與“神仙萌寵“的關系:隨州西游記七十二變動物園開園迎賓以來,受到了游客特別是青少年的廣泛歡迎,說明動物與人具有天然的親近關系。而西游記中的動物既有動物屬性又有神魔背景:一是妖怪原形,二是神仙萌寵,否則他就不是西游記的動物了。所以西游記公園的主題布局中,一個為百妖洞府魔窟群,一個為七十二變動物園,雖然兩界隔水相望,卻又一界兩面,相互轉換、相互依存,亦神亦妖、亦真亦幻,自成一體。核心是一個變字,一變“妖怪原形“,一變“神仙萌寵“,而且一一對應,將西游記中三界輪回、善惡有報的哲學思想表現得淋漓盡致。所以說,沒有百妖洞府相伴的動物園就不能稱之為西游記動物園了,這是兩個陰陽配的景點。
9、西游記與東游記的關系。西游記公園中包含一個東游記園區,東游記講述西方到中國取經的故事,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彰顯的是中國故事、中國經驗、中國模式和中國自信。
<三>瑪仁糖式的建設理念
“瑪仁糖”俗稱新疆切糕,是絲綢之路的食品、也是當年玄奘西游取經的主要食物。其由幾十種干果、糯米和糖熬制而成,是世界上最早的壓縮餅干。瑪仁糖的妙處是它將各種不同的元素融合在一起,卻又不損害各元素自身的獨特價值。瑪仁糖的制作工藝體現了“和而不同”的哲學思想、海納百川的包容理念、“合而共贏”的團隊精神,瑪仁糖模式體現了西游記公園跨界融合的指導思想。
按照瑪仁糖的建設理念,包括南北風味的美食、南腔北調的戲曲,東西南北中的民俗方言、風土人情、地方非遺、建筑、園林、動物、景觀、裝飾、游樂設備設施、聲光電、機器人、3D電影、動漫游戲、VR/AR、虛擬沉浸技術、智能指揮等,成為瑪仁糖的個體材料。一面是傳統藝術的表現手法,一面是現代高科技的表達方式,二者相互依存、相得益彰,而西游文化就是瑪仁糖的米和糖,起到粘合的作用。
“瑪仁糖”模式解決了個性與共性、專業化與主題化、文化創意與技術表現的相關關系。西游記公園是一個平臺、是一個大賣場、是一個主題文化旅游的銷品茂,“三園四區一主題”之結構和旅游超市模式的結合,就是“瑪仁糖配方”,這是中國主題公園的創新。
<四>知識產權保護
我們在西游文化產品建設和營運過程中十分重視知識產權的保護,注冊了西游記公園和西游神話世界等六百多個有關西游記文化系列的商標、版權、專利和世界紀錄,構建了一套知識產權的生態體系。經全國知名評估公司評估,西游記公園的品牌價值為30億元。這些知識產權既是一筆豐厚的資源和財富,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為了讓西游記真正能做到比肩迪士尼的目的,我們愿意與有實力、有擔當、有社會責任的大企業合作,也希望能得到有意向合作的當地政府大力支持,打造這一中國傳統文化的民族品牌。
<五>建立一條西游文化產品的創意流水生產線
如果說汽車上的零部件有10萬個,飛機上的零部件有100萬個、航空母艦上的零部件達上億個,那么西游記公園的原創設計、創新作品也需要千百萬個,而且所有的零部件必須是定制的專用件,這是無法用錢從市場上買到的,需要若干年的技術累積和文化沉淀,探索之路沒有捷徑可走。
我們成立了西游文化學術研究院、西游文化創意工作室,通過不斷的探討和碰撞,十年如一日,堅持每天一至兩個文化創意和文化旅游設計作品,年復一年的打造了一條西游文化創意設計的流水生產線。
經過十幾年的摸爬滾打,西游記公園已經掌握了旅游產品的市場規律,從產品定位、文化創意、技術表現、模式創新、市場細分、差異化塑造、知識產權保護、品牌打造等方面都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和體會。總而言之,我們已經找到了將西游文化轉化成旅游產品和文化消費的路徑。
三、西游暢想曲
隨州市西游記公園在遠離大城市,交通區位無任何優勢的情況下取得了一定的經濟社會效益,有很多成功經驗,也有不少失敗教訓。由于投資回報的限制,隨州基地的建設只用了我們研究成果很小的一部分,是一個先建后改、先天不足的半成品,但更多的是承擔了把西游文化轉化成旅游產品和文化消費的實驗任務。
第一階段:十年探索路(2007年—2017年)。隨州的3個西游文化實驗基地為隨州旅游建設注入了一股新活力,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四個景區總投資23.5億元,在付出高昂的學費后,經過反復實驗、修改,終于掌握了從西游文化到旅游產品的融合,達到得心應手、出神入化的境界。隨州西游記公園布局為七大主題,簡稱“七步走”:第一步、溫泉度假女兒國;第二步、西域風情大巴扎;第三步、百妖洞府魔窟群;第四步、七十二變動物園;第五步、八十一關游樂園;第六步、功德園滿佛光塔;第七步、瑤池壽島長生不老。七步,構成一個完整的取經路線和取經歷程。
第二階段:十年拓展路(2018年—2028年)。據西游神話世界文化產業有限公司、全國西游記文化產業聯盟、西游記文化研究會、西游記主題公園戰略決策,我們與有關的上下游合作伙伴結成戰略合作關系。我們計劃今年走出隨州、走出湖北,用2年時間打造一個升級版的西游記樂園,在拓展期爭取建設兩至三個西游文化景區。
第三階段:西方迪士尼、東方西游記。迪士尼對世界而言,是美國的價值取向,致力于人性與童話的結合、自然與建筑的和諧共處,是現實與科幻不懈追求的美國精神文化的象征。
西游記公園是中國文化精髓的載體,致力于人性與神話的完美結合,天人合一的建筑意境,人、神、魔三界的輪回;儒、釋、道三教的融合,具有浪漫主義情懷,是傳承與創新不懈追求的中國精神文化的象征。
一個偉大的精靈呼喚一個偉大的神靈。上海迪士尼樂園開園了,有人說老鼠來了,猴子怎么辦?我們相信:西游記公園一定可以成為比肩迪士尼的中華民族文化品牌,成為民族驕傲!
弘揚西游精神、崇尚文化報國。我們是西游文化價值的整合者,即主題公園的示范者、知識產權的持有者、衍生產品的研發者、文化創意的孵化者、品牌管理的輸出者。以“西游文化精髓”為核心,將“西游神話”品牌打造成為中國民族精品文化品牌。
中華民族是一個自強不息、百折不撓的偉大民族,中國的復興離不開文化的復興,中國現代文明需要中國文化有所作為,有所擔當。我們相信,代表著幾千年燦爛文化的西游記一定會不辱使命,讓西游精神世代相傳,讓世界分享西游記。
(作者系湖北西游記公園有限公司董事長,終稿于2021年1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