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莊里,一家小小的腸衣加工廠,無證、無環評、無污染處理設備,一年排出廢水60噸,污染了臨近的稻田和坑塘。
近日,孝感市關停了這家腸衣加工廠,并著手開展生態修復,力爭恢復原有的環境面貌。
生產4年未辦證
9月4日,中央第三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接到反映:云夢縣曾店鎮劉店村村民劉某某開設的腸衣加工廠,無環評手續和環保設施,燃煤污染空氣,廢水肆意排放到池塘和水渠,導致數百畝土地污染減產,嚴重的出現絕收。
云夢相關部門立即調查核實。2017年,劉某某和妻子、兒子三人,在劉店村西北角搭建面積150平方米左右的簡易彩鋼瓦房屋,約一半用于自住,一半用于作坊式腸衣加工。
該作坊加工時間主要為每年的12月至次年元月,主要產品為腸衣,生產工藝包括機洗刮油、清洗、制作成品,每年生產腸衣約6萬米。
經現場調查,該加工作坊不僅未進行環評登記、未申辦排污許可證、無廢水處理設施,也沒有辦理工商營業執照。
兩塊稻田和一處坑塘水質超標
相關部門走訪發現,該加工作坊有0.1噸鍋爐一臺、刮油機一臺、水槽一座,鍋爐原料為煤。信訪人反映的污染空氣問題屬實。
作坊周邊有4個田塊種植水稻,共計面積2.33畝。該加工作坊每年產生廢水約60噸,無廢水處理設施,生產廢水采用PVC塑料管直排至自家兩個田塊和臨近田塊的一處坑塘。
廢水是否污染了稻田和坑塘?
云夢縣工作專班安排第三方檢測人員,對該加工作坊旁邊的兩塊稻田和三個坑塘水質進行了現場采樣。經檢測分析,劉某某自家常年被棄用的兩塊稻田和一個坑塘水質超標,另外兩個坑塘未超標。
據悉,目前,種植稻谷已經收割完畢,田內無水漬,近年來未受影響減產。
3天內關停產污小作坊
云夢縣責令該作坊立即停產整治,曾店鎮著手對被污染的兩塊稻田和一個坑塘進行清淤、補水生態修復。同時,由劉店村村委會做好群眾的溝通解釋工作,加強正面引導,消除群眾疑慮,并督促劉某某積極配合專班工作,迅速停產退場。
9月7日上午,孝感市生態環境局云夢分局執法人員送達了《責令改正違法行為決定書》,并跟蹤督辦。劉某某深刻認識到其違法行為,積極配合整改,已全面停止生產,拆除了腸衣加工設備,書面承諾清場后不再進行腸衣加工。
云夢縣曾店鎮政府已于9月5日組織2臺挖掘設備進行清淤,并對所清淤泥進行妥善處置。目前,兩塊稻田和一個坑塘的清淤工作已完成。
下一步,孝感市將加強跟蹤督辦,責令云夢縣對污染的坑塘進行生態補水,全面消除環境污染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