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哪里的營商環境好,集聚資源要素就會越多,就會形成強者愈強的良性循環。
2021年,湖北省營商環境建設取得重要積極成效,在鄂市場主體活力倍增。
1月4日召開的2022年全省深入優化營商環境大會上,湖北省優化營商環境領導小組通報6例營商環境建設正面典型,激勵各地各部門持續保持“拼、搶、實”的狀態和作風,推動全省營商環境建設邁向更高水平。
眼下,孝南區朱湖全域國土綜合整治項目正加快推進,孝感市澴川建筑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澴川建筑”)是該項目承建單位之一。
去年,澴川建筑迎來“大豐收”。“承接了8個項目,是公司成立以來最多的一年。”1月4日,該公司總經理戴恒感嘆:“項目最多,卻比以往輕松。”
2021年7月,我省出臺支持中小微企業降成本“20條”,明確將涉企保證金從原來的23項減少至12項、投標保證金由2%降低為1%、工程質量保證金由3%降低為1.5%,成為全國涉企保證金事項最少、標準最低省份之一。
去年以來,孝南區取消政府采購履約保證金、投標保證金等11項涉企保證金,只保留農民工工資保證金、工程質量保證金兩項。澴川建筑就是受益方之一。
澴川建筑是一家綜合型建筑施工企業,過去,每每遇到項目招投標,戴恒直呼“吃不消”。
一個項目下來,需交納履約保證金10%左右、投標保證金5%,還有場地費、工程質量保證金等費用,按照去年公司承接的2億元項目規模,占用資金至少需要1000萬元以上。
對企業來說,各類保證金交的時候是壓力,退還的時候手續也麻煩。有時為了退還一筆保證金,企業需要與甲方來來往往磨幾個回合。
“資金回籠時間長,影響企業運營。”戴恒表示,因資金周轉不過來,有時不得不放棄一些優質項目。
如今,涉企保證金改革實施后,企業減少了資金上的束縛,可以更專注地闖市場。孝南還采取招投標全流程電子化操作,各環節一目了然,避免了“暗箱操作”。
讓戴恒感到欣慰的是,一些政府采購項目,不但不要求企業墊資,還會預付一定工程款,讓企業“輕松上陣”。去年,該公司承接了一個消防項目,總金額1億元,簽訂合約后,甲方預付了1500萬元工程款,“這在以往幾乎是不能想象的!”
孝南區經信局介紹,自涉企保證金改革以來,孝南區累計為1200家企業減少占壓資金1.9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