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9月,中央第三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督察湖北發現,孝感日產生活垃圾約3400噸,但生活垃圾焚燒項目建設嚴重滯后,垃圾填埋場普遍超負荷運行,垃圾滲濾液處理能力長期不足,滲濾液直排時有發生,污染外環境。
問題曝光后,孝感整改進展如何?5月16日、17日,記者隨湖北省委生態環境保護督察辦公室赴孝感采訪。
問題回放:
4座填埋場積存滲濾液21萬立方米
孝感市生活垃圾填埋場滲濾液積存問題十分突出。目前僅孝感城區、漢川市、安陸市和云夢縣4座填埋場積存的滲濾液就超過21萬立方米,其主要根源在于垃圾焚燒項目建設嚴重滯后。孝感市“十三五”期間規劃建設5個垃圾焚燒項目,截至目前,擬在云夢縣、安陸市建設的2個垃圾焚燒項目流產,其余3個項目均進展滯后。
漢川市“十三五”期間規劃建設的垃圾焚燒項目一拖再拖,至今仍未確定實施單位。漢川垃圾填埋場滲濾液積存量已超11萬立方米。
孝感市垃圾綜合處理場覆膜多處破損,滲濾液從膜下涌出,長期直排至旁邊一處約120畝的水塘。監測顯示,外排滲濾液化學需氧量和氨氮濃度均超標。
應城市西十垃圾填埋場已于2019年封場,其滲濾液違規露天存放量近萬噸,收集池邊排水渠化學需氧量和氨氮濃度均超標。
督察組認為,孝感市及有關縣(市、區)重視不夠、動作遲緩、履職不到位,對垃圾焚燒項目建設推動不力,垃圾填埋場運行日常管理缺失,滲濾液長期積存、環境風險突出問題整改不力。
現場探訪:
2個月處理21萬立方米積存滲濾液
孝感市垃圾綜合處理廠自2016年起運行,2020年9月停用。孝感市環衛中心副主任劉中華介紹,該填埋場停用后只做了簡易封場手續,導致3萬立方米的垃圾滲濾液堆存。
劉中華介紹,問題曝光后,孝感加裝應急處置設備,2個月將3萬立方米滲濾液處置完畢,在線監測顯示排放達標。
記者在現場看到,垃圾填埋場和滲濾液暫存池全部加蓋黑色覆膜。正在運行的孝感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電子屏幕顯示,自2020年10月點火以來,每天處置孝感城區、云夢等地的生活垃圾1300噸,累計發電3.3億千瓦時。
漢川市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占地395.6畝,2015年建成并投運,設計日處理垃圾能力為351噸,設計服務年限為23年。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漢川每天的生活垃圾產生量為850噸,遠超垃圾填埋場的設計能力。”漢川市城管執法局黨組成員趙向陽介紹,自垃圾填埋場投用以來,每天產生約350立方米滲濾液,且滲濾液的處置能力嚴重不足。
記者在現場看到,漢川投入應急設備,加緊處置滲濾液。趙向陽介紹,由于滲濾液濃度較高,該市還運用高溫和真空蒸發技術,進一步處置滲濾液濃縮液,盡量縮小對環境的影響。
在應城市西十垃圾填埋場,該市已將存量近1萬立方米滲濾液處理完畢,并采取蒸發工藝加緊處理滲濾液濃縮液。該市環境衛生服務中心負責人陳劍介紹,該填埋場累計填埋30萬噸生活垃圾,目前完成建設截洪溝335米,保證雨水外流,排水通暢。
孝感市城管委園林環衛管理科科長吳健雄介紹,針對孝感市直、漢川市、應城市、云夢縣、安陸市5座垃圾填埋場滲濾液積存問題,全市投入1700萬元,調配應急處理設備25臺套,使用碟管式反滲透工藝,日處理能力達5000立方米。“截至去年11月底,21.8萬立方米積存滲濾液全部處理完畢。”
舉一反三:
明年底生活垃圾“零填埋”
據悉,以填埋方式處置生活垃圾,始終要面臨滲濾液處置問題。即使垃圾填埋場封場后十余年,還會不斷產生滲濾液。2020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就曾明確規定,地級以上城市以及具備焚燒處理能力的縣(市、區),不再新建原生生活垃圾填埋場,2023年基本實現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孝感市城管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市計劃投入2億元,對孝感城區、應城市、安陸市和云夢縣4座垃圾填埋場進行封場整治,杜絕滲濾液積存問題再發生。目前,部分封場工作已開工。
此前,漢川市“十三五”期間規劃的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由于資金等各方面困難,一拖再拖。去年漢川加快進度,于12月在分水鎮華嚴寺村舉行了漢川市靜脈產業園奠基儀式。今年3月,漢川確定中國光大環境(集團)為承建企業。
根據規劃,漢川靜脈產業園總用地252畝,包括新建1座日處理1000噸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等。據漢川市城管執法局介紹,靜脈產業園預計今年6月開工,力爭2023年投用。
隨著孝感市靜脈產業園、孝昌縣垃圾焚燒發電廠、應城市水泥窯協同處置項目相繼投產,孝感全市垃圾焚燒日處理能力達2450噸,生活垃圾焚燒率為72%。
據該市城管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孝感計劃在漢川市、大悟縣新建焚燒發電廠2座,預計到2023年底投運時,全市生活垃圾實現100%焚燒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