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知識產權局公布了首批國家知識產權強市建設示范城市和試點城市名單,湖北省武漢、宜昌入選國家知識產權強市建設示范城市,襄陽、孝感、黃石入選國家知識產權強市建設試點城市。
“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報告提出,打造全國科技創新高地,要強化知識產權創造、保護和運用?!焙笔≈R產權局負責人表示,將以省黨代會精神為指引,加快落實各項工作舉措,切實發揮示范引領作用,打造區域知識產權保護高地,為努力建設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區提供知識產權支撐。
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
7月26日,國家知識產權局公布關于第23屆中國專利獎授獎的決定,武漢市有21項專利獲獎,其中3項專利獲得中國專利獎銀獎。
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是企業的“命門”所在。這3項中國專利獎銀獎分別是:長飛光纖光纜股份有限公司的“一種VAD法制備光纖預制棒的裝置及方法”、中國五環工程有限公司的“半水法濕法磷酸工藝及系統”、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烽火通信)的“一種具有兼容性的小彎曲半徑單模光纖”。這些均是掌握了關鍵核心技術的高價值發明專利,從而掌控產業發展主導權,甚至創造價值超億元。
“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大學知識產權學院教授馬一德認為,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就是推動高質量發展。
國家知識產權局開展知識產權強國建設試點示范工作,旨在聚集各方要素資源,打造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第一方陣,為加快建設知識產權強國提供有力支撐。此次,共確定38個城市(城區)為國家知識產權強市建設示范城市,72個城市(城區)為國家知識產權強市建設試點城市,試點示范時限自2022年7月至2025年6月。
全域協同發展邁上新臺階
近年來,湖北省深入實施知識產權強省戰略,不斷強化知識產權頂層設計,統籌推進知識產權“五大工程”,知識產權創造質量、運用效益、保護效果、管理能力和服務水平全面提升。今年3月,我省作為中西部唯一省份,與北京、上海、江蘇、浙江同獲得國務院督查激勵,并在2021年度全國知識產權行政保護工作績效考核中獲得優秀等次,位居全國前列,被國家知識產權局通報表揚。
在宜昌,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突破13件,每百戶市場主體有效注冊商標擁有量突破9件,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優勢企業突破35家,專利產業化資金支持項目累計突破100項,知識產權貫標企業突破100家,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額突破45億元。
在黃石,僅今年上半年就新增授權發明專利209件,同比增長33.97%;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5.36件,同比增長28.8%;有效注冊商標擁有量19710件,同比增長24.8%;新增PCT專利申請8件、創歷史新高。
此次5市獲殊榮,標志著湖北省知識產權強省建設邁上新臺階。下一步,湖北省知識產權局將聚焦省第十二次黨代會重大決策部署,以加快建成科技自立自強知識產權強省為主線,不斷深化知識產權試點示范工作,以點帶面開創湖北知識產權工作的新局面。(湖北日報全媒記者文俊通訊員章磊、林治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