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高溫少雨天氣導致可燃物急劇增加,林內植被防火能力脆弱,火災隱患點增多。湖北省加強業務培訓,督促指導各地主動防范森林火災風險隱患。近日,湖北省大冶、武穴兩地的村、社區災害風險隱患信息報送員及時發現火情萌芽,成功上報處置,避免了兩起森林火災。
9月15日晚上,大冶市金橋村災害風險隱患信息報送員陳壽像往常一樣在村里例行巡查。19時52分,他巡查至該村十組萬家窩塆后山,發現疑似有火光。
“多年的工作經驗和災害風險隱患信息報送培訓的知識讓我拉響了大腦中的山火警報。”陳壽說,自己的第一想法就是盡快尋找到起火點,通過災害風險隱患報送系統上報。
這條隱患信息即時傳送至大冶市應急管理局信息管理員,隨后一系列措施被果斷采納。當地街道辦事處第一時間啟動應急預案,組織人員前往現場,當晚20時左右緊急轉移安置住戶,村干部和志愿者配合開展應急處置,在發生山火區域設立警示標志,管控進出山通道。這些滅火工作,有效控制了火勢發展,確保了周邊群眾的安全。
“事后經觀測,山火現場距居民房屋最近處不到 200米。”陳壽心有余悸地說,如未及時發現并有效處置,火苗極有可能在夜間悄悄蔓延,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15日22時15分,經過兩個多小時的奮戰,山火被完全撲滅。
同一日中午,一次“如坐飛機”般的隱患上報處置經歷,讓崔曉妹大呼“意想不到”。
9月15日,武穴市刊江街道魏垸社區信息員崔曉妹發現兩個社區交界處有黑煙。受過培訓的她迅速在災害風險隱患報送系統上報,準確地描述發生的地點、災害類型,并在10秒內完成兩次現場情況續報。清晰的圖片和全面的信息,讓后續核驗處置有了加速度。在系統記錄里,從首次上報到處理完畢,僅17分鐘。
湖北省應急管理廳風險監測和綜合減災負責人說,全省目前初步形成了直達到村的省、市、縣、鄉、村五級直通的信息報送體系,已明確信息管理員1402名,信息報送員69594名。
這兩起森林火災風險隱患信息的報送較為典型,鄉村兩級第一時間發現識別風險隱患,及時開展信息報送并進行先期處置,事后堅持續報,牢牢把握防災減災救災全鏈條“第一環”。(湖北日報全媒記者胡雯潔、通訊員史登華、李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