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全媒記者馬文俊
9月14日,“秋老虎”反復時,武漢南岸嘴濱江公園綠意蔥蘢,經常有市民前來休閑娛樂,一道分享這份獨屬江邊的涼意。
“哪怕是隔幾條街、過一座橋,風吹得就不是那個味了。”常年來此慢跑的劉先生心存疑問。
“地處武漢南北、東西兩條主風道的交匯點,這里的風力強勁,自然清涼。”武漢市規劃研究院主任工程師喬亮亮如是解答。
根據新近發布的“通風、活水、增綠、透氣、降碳”五大行動三年行動方案,已“追風”十余載的武漢,今年將優化升級城市頭頂的“新風系統”,繼續為江城送清涼。
風從哪里來
規劃建設城市風道,提高城市“新風系統”的循環效率,是全球不少大都市緩解熱島效應的重要途徑。
德國慕尼黑早在20世紀70年代就開始了將通風廊道引入城市規劃的實踐,日本東京也已建立山、谷、海、陸、公園結合的五級通風廊道系統,引入海風、河風、盛行風為城市“解暑”。
武漢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每年夏季常受副熱帶高壓控制,且三面環山,散熱困難,天生“火氣”就大,但近年卻悄然退出了我國“四大火爐”的行列。這,與武漢的風道建設不無關系。
作為全國率先啟動風道規劃的城市,武漢在2006年就結合城市特點,規劃了六大生態廊道。2009年提出打造“降溫型”園林城市時,該市更是提出打造六條風道,將郊外的“清風”引入中心城區,并帶動城區內部的水域、山體、綠地等人工風道,實現城市“自主呼吸”。
“武漢城區夏季的風,主要從東邊和南邊吹來?!贝蜷_武漢市地圖,喬亮亮向記者形象展示武漢的風道分布——
由南向北,遼闊的長江、梁子湖、湯遜湖將徐徐清風“快遞”至江城;由東向西,來自幕阜山、大別山的涼意,經九峰山、東湖、沙湖、漢江,最終抵達三鎮千家萬戶。
在這兩條主要風道旁,府河、武湖、東湖、湯遜湖、青菱湖、后官湖6條生態綠楔和一眾人工風道同步建設,加強“新風系統”在城市內部的微循環,一步步拆解中心城區集中連片的城市熱島。
“風道建設本質上是區域結構或城市結構的優化調整,區域層面風道建設是生態修復的重要途徑。”武漢市規劃研究院副院長黃煥說,武漢在風道規劃建設中,持續加大自然風道保護力度,主動控制高強度建設、完善開敞空間系統增補人工風道,改善人居環境的同時,與城市發展和諧共贏。
優化“新風系統”送風效率
盡管武漢的風道規劃歷史較長,但由于早期城市建設和布局的限制,市民們對它所帶來的“福利”感知度并不高。如何讓涼風勁吹?
根據已發布的“通風”行動方案文件,武漢將加強城市重要風源保護,加強“新風系統”的供風能力,重點保護北向、東向、南向區域風源,并嚴格保護東湖、嚴西湖、九峰山等面積較大的水域山體。
同時,保護既有自然風道、改善新增人工風道,優化“新風系統”的送風效率。自然風道明確最小寬度不低于200米,共識別劃定20條自然風道。人工風道以自然風道為源頭,選取具備一定通風潛力的路徑,最小寬度不低于50米,共形成54條人工風道,暢通“毛細血管”。
在今年試點建設的武漢新城中央公園風道項目中,該市規劃了長約7000米、寬100—200米的自然通風綠廊。設計團隊利用仿真軟件進行了風道模擬,讓建筑與風道形成的夾角更適合風在城市中自由流動。
為了將風道規劃轉化為具體的行動策略,武漢還將在風源和自然風道范圍內實行建設項目準入規定。風源范圍內僅允許建設以生態保護、景觀綠化為主的公園及其必要配套設施,嚴格控制濱水臨山地區的建設密度、高度,自然風道范圍內準入建設項目必須滿足低強度、低密度、高綠量的要求。
“此前,武漢市審批建筑項目已經增加了風環境評估環節。如果建筑在風道垂直方位的占立面過大,將無法通過審批。”喬亮亮介紹,今年該市計劃將正式出臺相關規定,讓風為城市留白有法可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