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從省政府國資委獲悉,2023年底,湖北省屬國企資產總額同比增長19.14%,營業收入同比增長39.69%,利潤總額同比增長37.16%,增速分別位居全國省級監管企業第二位、第二位、第九位。
服務在“實”
踐行全省戰略有擔當
2023年,長江汽車產業供應鏈公司傳來好消息:聚焦湖北省汽車產業鏈難點、痛點,通過開展大宗集采、整車分銷、金融賦能,全年實現營收30億元。
供應鏈,經濟發展必不可少的“毛細血管”。截至目前,以國資控股或參股,湖北建立了紡織服裝、醫藥、汽車、磷化工、船舶、大宗商品等重點產業供應鏈平臺。
服務全省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湖北交投集團圍繞“三大都市圈”基礎設施,重點實施“6橋24路”項目,支撐全省公路水路投資增速位列中部第一;湖北鐵路集團大力推進鐵路項目投資建設,武鄂黃黃城際鐵路實現公交化運營;湖北港口集團中歐班列發行列數重回全國第一方陣,武漢港吞吐量穩居長江中上游第一;武漢天河機場起降航班架次、國際旅客吞吐量、中轉旅客吞吐量實現“三個中部第一”,鄂州花湖機場搶抓機遇建設國際一流航空貨運樞紐。
金融活水澆灌實體經濟——
湖北宏泰集團全年為全省各類經營主體提供融資支持1284.18億元,同比增加643.18億元;湖北銀行緊緊圍繞全省“三高地、兩基地”建設和重點產業鏈,信貸投放完成全年計劃的119%;長江財險積極服務鄉村振興,先后為14.1萬戶農民提供風險保障;湖北省農擔公司推動特色產業貸、供應鏈貸等產品擴規增量,在保余額同比增長34%,增長率在全國省級農擔公司排位第三。
改革向深
激活國企一池春水
改革,是搞好國有企業的關鍵一招。2023年以來,湖北密集出臺系列改革措施,縱深推進國企改革。
《湖北省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實施方案》,明確30項改革任務、5張任務清單、83項重點項目,提出11項創新舉措。扎實推進湖北武漢區域性國資國企綜改試驗,在盤活存量國有土地、打造科技創新聯合攻關體、央地共同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等方面形成了一批湖北改革樣本。
為國企營造良好的創新環境,出臺《關于鼓勵和支持省屬企業加快推進科技創新工作的若干舉措》,在業績考核、中長期激勵、工資總額等方面“能給盡給、應給盡給”。
進一步營造“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人才機制,出臺《關于推進省屬企業中長期激勵的實施意見》,明確股權激勵、員工持股、跟投機制等16種激勵方式,充分激發企業內生活力。其中,2023年湖北聯投集團推動管理人員“能上”和“能下”規范化、常態化,先后組織81家單位公開競聘636個崗位,578人成功上崗,26名二級公司班子成員落聘下崗,31家單位的90名中層干部退出管理崗位,不勝任退出的員工達到685人。
面貌煥新
一批創新型國企涌現
國務院國資委公布最新版本“科改企業”名單,湖北共26家企業入選,居全國第二,面貌煥然一新。
一些企業攻關核心技術,塑造發展新動能——
長江產業集團設立楚天鳳鳴科創天使基金,領銜建設江夏實驗室,加快培育打造一批高水平創新研發平臺和市場主體;中南建筑設計院乘風數字化浪潮,牽頭成立國內首個無圖數字建造聯盟、湖北省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PLM)產業技術創新聯合體,引領行業數字革命;湖北農發集團與省農科院聯合開發“谷維素”高附加值產品,與洪山實驗室合作建設種豬基地,與武漢輕工大學聯合組建良種牛聯合創新中心,加大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力度。
一些企業聚焦“風口”,搶灘布局新產業——
湖北宏泰集團一手抓緊組建中碳登,一手運營好湖北區域碳市場,揮舞旗下減碳“魔法棒”,做好碳金融大文章;湖北文旅集團積極打造數字化服務平臺,重點開發打造全省中小學研學平臺、省頤養集合智慧養老平臺、國際貿易數字化平臺、“一部手機游湖北”和“鄂體通”智慧體育服務平臺。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左晨 通訊員郭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