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請問程用文代表。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武漢作為建設中的國家中心城市、長江經濟帶核心城市,去年經濟總量突破2萬億元,請問,武漢在推動高質量發展和現代化建設上有哪些主要成效和特點?
程用文: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5次親臨湖北武漢考察,為我們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武漢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一絲不茍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按照湖北省委、省政府關于加快建設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區、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湖北實踐的總體要求,拼搏奮進、勇毅前行,實現了疫后重振、強勢復蘇,現代化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一是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城市能級邁上新臺階。我們扛牢穩增長政治責任,全力拼經濟抓發展,經濟增速在2020年受疫情影響大幅下降4.7%的情況下,2021年迅速恢復至12.2%、2022年4.0%,分別居副省級城市第1位、第2位;去年經濟增長5.7%,高于全國0.5個百分點,經濟總量突破2萬億元,經營主體超過200萬戶,經濟保持回升向好、量質并進的發展態勢,英雄的城市浴火重生、英雄的人民昂揚奮進。
二是牢牢把握創新這個第一動力,動能轉換取得新進展。我們扛牢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武漢使命,充分發揮科教人才優勢,全力推進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創新策源能力加快提升,獲批建設國家實驗室1家、全國重點實驗室21家,在用在建籌建大科學裝置達到10個,涌現出全球首顆智能遙感科學實驗衛星、全球首款通導遙一體化北斗芯片等重大原創性成果,武漢首次進入自然指數科研城市排名全球前十。科技成果轉化水平加快提升,去年技術合同成交額達到2198億元、增長62.2%,居副省級城市第3位。產業“含新量”加快提升,推進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的深度融合,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加快構建以先進制造業為骨干的“965”現代化產業體系,光電子信息、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等五大優勢產業產值占規上工業比重超55%,光電子信息產業獨樹一幟。武漢在全國創新版圖中的作用日益凸顯。
三是牢牢把握構建新發展格局這個戰略任務,區域協同發展邁出新步伐。我們扛牢建設國家中心城市、長江經濟帶核心城市、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的使命責任,充分發揮交通區位和生態資源優勢,以流域綜合治理為基礎統籌推進高水平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更好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推進長江高水平保護成效明顯,長江武漢段水質穩定保持在Ⅱ類,武漢成為全球首個人口過千萬的“國際濕地城市”。國內國際雙循環樞紐建設成效明顯,去年組建的華紡鏈、長江汽車等5個供應鏈平臺全面發力,武漢港集裝箱吞吐量279萬標箱、居長江中上游港口首位。城市和產業“雙集中”發展成效明顯,我市持續建設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經濟總量過千億元的區達到12個,中國光谷、中國車谷、中國網谷快速發展。武漢新城作為武漢都市圈高質量發展的主引擎,錨定“兩高地、兩中心、一樣板”(世界級科技創新策源高地、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高地、全國科創金融中心、國際交往中心、中國式現代化宜居濕地城市樣板)總體定位,全力強功能、興產業、聚人氣、優環境,規劃體系加快形成,核心區建設加快推進,基礎設施加快建設,武漢都市圈一體化發展全面提速。武漢在全國區域發展中的戰略地位日益提升。
四是牢牢把握讓人民生活幸福這個“國之大者”,民生福祉實現新改善。深入踐行人民城市理念,扎實推進共同締造,持續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去年,軌道交通運營總里程540公里、全國第六,累計完成老舊小區改造1455個;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突破6萬元、3萬元,達到61693元、31560元,基本民生底線兜牢兜實,公共服務不斷優化,社會大局平安穩定,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續增強。
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我們將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北重要講話精神,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精神,聚焦經濟建設這一中心工作和高質量發展這一首要任務,聚焦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區崛起重要戰略支點的“五個功能定位”,保持“當先鋒、打頭陣”的奮進姿態,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發展新質生產力,重塑新時代武漢之“重”,努力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湖北實踐扛牢武漢擔當、貢獻武漢力量。(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江卉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