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武鄂黃黃都市圈的核心,武漢新城備受關注。在這片人才活水激蕩、創新動能澎湃的生機熱土上,有著“智慧地標”之稱的“武漢新城展示中心”于3月7日獲鄂州授牌,同時,掛牌成立的有“武漢新城(華容區)人才創新服務中心”“華容區政務服務武漢新城分中心”等稱號。這是一個驅動武漢都市圈高質量發展的高速引擎,助力武鄂同“芯”協力、同“屏”共振;這是一方天藍地綠、水天一色的詩意園地,鋪展人與自然和諧的美麗圖景。
設計先行:融會生態與未來的新城地標
行棋觀大勢,落子謀全局。光谷科創大走廊正向東延伸,鄂州乘‘機’而上,首先就要承接光谷的產業外溢。武漢新城展示中心選址光谷科創大走廊鄂州段起點,由湖北聯投新城集團投資建設,未來將成為武漢新城對外平臺和招商展示窗口。
由此向東望去,千億產業大道未來三路寬闊通暢,獨樹一幟的光電子信息產業在此蓬勃發展。新城接棒“世界光谷”,助力優勢產業輻射武漢都市圈,正以展示中心為開端。
踏入中心大門前,映入眼簾的是生機勃勃的綠化景觀,初春各色花草已經蓄勢待發。“我們在設計時更希望在空間規劃上進行創新與突破。”聯投新城集團戰略規劃中心總經理袁麗說,“外觀上,從武漢新城展示中心一樓的落地玻璃向外望去,被大片的草地、綠樹環抱,流線型的外觀和旋轉的塔樓,彰顯著未來科技的力量與美感。”
細看建筑本身,同樣展現新城集團“天人合一”的生態設計理念。形態錯落、線條流暢的武漢新城展示中心,因外形特點鮮明,得名“登云臺”。聯投新城集團光谷公司總經理譚旭介紹,“登云臺,取登云之意,留筑臺之形。”登云臺之“臺”,是荊楚文化的象征。傲然挺拔的高臺建筑,可眺望八方,古老的荊楚大地“換了新顏”,迸發出更加旺盛的生機與活力。登云臺另一核心理念,在于“云”一字,它既有“青云直上,廣結人才”的美好期許,也有著“數據匯聚,萬物互聯”的智慧創想。
功能落地:打造有溫度的新型共享空間
除規劃設計別出心裁外,在內部功能設置上,武漢新城展示中心人文關懷備至。袁麗表示:“中心集會議、展示、辦公多功能于一體,設計注重實用性與舒適性相結合。”“變形金剛”式的多場景一體化應用空間,大大節省了時間精力人力成本。
探索武漢新城展示中心不同樓層,果然“別有洞天”。靈活多變的一層展廳,突破傳統實體展館框架式的展示方式,以聲光電技術呈現震撼視聽效果,既適應大型會展或小型展示,也可作為市民交流場所舉辦各類活動;二層則主打“共享空間”,可隨時根據入駐企業的需求更新擴容;三層配備智慧園區設施,四層則可承接大型會議,并作為路演中心使用。
為進一步挖掘紅蓮湖大數據產業園區的深層價值、打造武漢新城新的IP,園區與本土企業共同打造了“園中園”概念,推動園區內部產業協同發展,探索“園區+專業運營機構+社會載體業主”聯合運營的新模式。屆時,三方也可于展示中心的共享空間內深化交流協作,擁抱數字浪潮,競逐數字經濟新賽道。
智慧運營:以數智賦能園區高質量發展
園區內人來人往、車來車往,卻都逃不過“園區法眼”的掌控?你可能想象不到,答案就藏在道路兩側的一根根燈桿里。聯投新城集團招商運營中心陳俊成介紹,光谷東數字產業園區結合大數據可視化分析、大屏展示、數字化孿生園區等技術,建設成了一個全域數賦智城中心、全域要素調度中心。每一根燈桿,都集成了柔性太陽能薄膜、信息發布屏、監控攝像頭、環境傳感器、WIFI發射器、5G基站等十余個模塊,能夠像神經末梢一樣,將各類信息數據匯集到“園區大腦”,由此建立起覆蓋整個園區,實現全方位感知的運營網絡,為園區安全保駕護航。
而這,只是園區以數智賦能運營管理的一個縮影。新城集團不斷探索智慧園區規劃、建設、運營之路,助力智慧園區轉型升級。在紅蓮湖數字產業園智慧園區的建設中,融合先進的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數字孿生等技術,以泛感知物聯和數字底座為基礎,圍繞“新城暢行、生態宜居、安全守護”三大場景,智慧運營中心這一“園區大腦”能夠實時反饋園區內的生命體征、企業能耗和環境等狀況,實現園區運行管理“一屏統覽”。
“未來,我們將重點引進北斗相關產業群,為北斗應用企業提供基礎設施、位置服務應用開發、信息集成共享等公共技術服務。” 聯投新城集團招商運營中心負責人湯文珂表示,聯投新城集團還將投資建設華容村數字鄉村、鄂州新型城市智慧等重點新基建項目,創新華容數字鄉村治理模式、打造武鄂同城公共服務一體化示范區,新城智慧未來指日可待。
“產業為核,運營為先。”近年來,聯投新城集團不斷將目光投向產業新城智慧化運營標準體系建設的探索與實踐上,新城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經理曾晨表示,新城已從傳統的“先建成再引人”模式,轉向更加注重運營和產業發展的新模式。光谷東數字產業園積極對接導入云計算與大數據、5G通信、智能終端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及上下游研發服務等產業,有效承接光谷產業外溢,對補強全省產業基礎、完善產業鏈條,積極推動鄂東南地區產業轉型升級。
面對產業新城治理的這張藍圖,聯投新城集團著力提升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全域“三化”能力,推動區域公共服務和社會治理創新。以科學化的規劃、智能化的管理和創新化的思維,賦能區域高質量發展。
(郭凝詩 通訊員:劉斐 、童婕釋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