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日,湖北省政府網站發布信息,省政府已正式批復同意宜昌市為湖北省歷史文化名城,這也是全省第6座省級歷史文化名城。
修繕后的宜昌城區二馬路歷史文化街區。李仁璽攝
批復認為,宜昌市歷史文化資源豐富,是長江以南人類文明的重要起源地和傳承地、萬里長江的三峽門戶和戰略要地、長江中上游的水陸要津和碼頭重鎮、長江中上游重要的三線建設城市、聞名世界的水電之都,集中彰顯了以長江文明為線索的歷史文脈,具有突出的歷史文化特色和價值。
湖北省政府要求,宜昌市要深入研究發掘歷史文化資源的內涵與價值,明確保護的原則和重點,強化歷史文化資源的保護、傳承和利用,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好中國故事。編制實施好宜昌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和文物保護等專項規劃,制定并嚴格實施保護管理規定,明確各類保護對象的清單以及保護內容、要求和責任。正確處理城市建設與歷史文化資源保護的關系,摸清文物資源家底,加強文物保護,完善“先調查、后建設”“先考古、后出讓”制度,重視保護城市格局和風貌管控,加強整體性保護、系統性保護;保護修復歷史文化街區,補足配套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短板,不斷提升人居環境品質;加強不可移動文物和歷史建筑修繕保護,推動文物保護單位開放利用,充分發揮不可移動文物和歷史建筑的使用價值。
近年來,宜昌市穩妥推進城市更新與歷史文化傳承的有機結合,在歷史文化資源挖掘、歷史街區保護和活化利用方面取得較大成效,猇亭區織布街和紅星路—二馬路歷史文化街區煥發新貌,新正街碼頭古遺址、華夏票證博物館、滿意樓、太古輪船、天主教堂等保護修繕和活化利用受到好評。
2023年12月,宜昌市完成省級歷史文化名城申報評估流程。2024年12月13日,通過省住建廳會同省文旅廳組織的省級專家技術驗收。
此前被列為湖北省歷史文化名城的5座城市分別是:武漢、荊州、襄陽、隨州和鐘祥市,這5座城市同時也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審核:嚴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