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國:上下五千年,源頭在哪兒?
來源:發布時間:2022-12-26 11:50:26
一、“上下五千年”的提出
我們常說中國歷史悠久,文明史上下五千年,縱橫古九州。五千年的概念,早在孩童時期就已鐫刻在腦海中,終生引以為自豪。
五千年文明史起點在哪兒呢?
“中華文明五千年”之說,起于辛亥革命前后。當時具有進步思想的知識分子對帝號紀年,如“大清同治某年”、“大清光緒某年”,已產生反感,配合“炎黃子孫”概念的提出,便琢磨著推出“黃帝紀年”。1903年,北大教授劉師培推定1903年為黃帝紀年4614年;1905年,同盟會的《民報》開始使用黃帝紀年,并推出公元前2698
年為黃帝元年。
二、“上下五千年”的傳統依據
從黃帝開始,至辛亥革命前夕的1903年,中華文明4614年,距五千年還少386年。這386年上哪兒找補呢?其實漢代史學家司馬遷著《史記》時,已為“中華文明五千年”留下筆墨。司馬遷《史記》開篇即《五帝本紀》,看起來是寫黃帝開篇,卻用了相當筆墨寫炎帝,準確地說,煌煌《史記》,炎帝神農是開篇人物。黃帝上溯到炎帝,一般認為足有500年。4614年加500年,五千年冒了。
為什么說從炎帝到黃帝有500年呢?且看兩位人文始祖所代表的社會形態。《史記·五帝本紀》云:“神農氏世衰……于是軒轅乃習用干戈,以征不享,諸侯咸來賓從。”司馬公這段敘述表明,炎帝神農早于黃帝軒轅,炎帝神農氏世衰之際,方為黃帝軒轅氏興起之時。炎帝神農植五谷、嘗百草、興集貿、造房制陶,干的是文明初興的事情,主要是經濟基礎方面的民生,當然也有炎帝神農造五弦琴、作《扶持》之樂的記載,但總的來說,炎帝神農的主要功德是解決先民吃飯、吃藥(醫傷療疾)、棲居等生存基礎大事項。當時,社會治理進入部落聯盟的后期,國家芻型正在萌芽。而黃帝軒轅氏就不同了,他一方面造車馬、制衣裳,在社會日常中拉出了層次和等級;另一方面,他分理區劃、任命官員、訓練軍隊,征伐“不享”(不服從),儼然可見古代國家形態的芻形。從炎帝神農時代的主打吃、穿、住到黃帝軒轅的車馬、官職、征伐,從開創經濟基礎到謀劃上層建筑,社會有了跨越式的進步,這一步需得500年。其實,豈止500年的艱辛過程。
“中華文明五千年”始于炎帝、黃帝,傾向于是一個文化概念,這個文化概念能不能得到考古學的支持呢?
答案是肯定的。
三、“上下五千年”的考古實證
文明形成的標準或標識,學術界多取“城市、金屬和文字的國家形成”的“三要素說”。這個文明“三要素說”是英國考古學家戈登·柴爾德所提出的,具體為:第一,必須有文字。第二,必須有城市式的居住方式,城市可以小一點,但必須有居住的方式。第三,必須有青銅器。所謂有青銅器就是必須有金屬冶煉,青銅的冶煉熔點比較低,人類最早能冶煉鑄造的金屬,是從銅起步的。
恩格斯指出文明時代開始的四個經濟特征之一就是“出現了作為占統治地位的生產形式的奴隸勞動”。
中國的文字起源在5000年前。現今我們可以認識的漢字之中,最古老的是殷商甲骨文,距今約有3000—3300年。在先后出土的十余萬片甲骨中,漢字單字的總數大約在3500字左右,文字的結構既有獨體字,也有合體字,已掌握獨體字和由獨體字向合體字轉化的造字思維,具有復雜性與進步性,從原始的文字發展到了甲骨文,這中間需要相當長的時間,向源頭推溯,漢字當有5000余年的歷史。
甲骨文(網絡照片,版權屬原拍攝者)
這種推論,得到了考古發現的支持。山東泰安市岱岳區大汶口鎮的文化遺址中發現了刻有原始文字的陶器,文字的筆劃整齊規則,和甲骨文有著一脈相承的跡象。這批陶器年代的測定,大約在公元前3000至2500年前,也就是距今天5000年左右,這為確定中國有5000年的文明史提供了有力的證據。
山東泰安大汶口遺址距今5000—6000年左右,遺址中的墓葬存在著極為明顯的差異,有的墓穴很寬大,隨葬的陶器有90多件,還有一些裝飾品;有的墓穴極狹小,只能容納遺體,隨葬品也很少,甚至是沒有;這說明貧富分化與等級貴賤已經出現了。有的合葬墓里能看出當時父系的大家庭之中已有奴隸存在。
大汶口墓葬既有著原始文字又有著奴隸制特點的實證,有的考古專家認為,奴隸社會的時間上限是在大汶口文化時期。這就說明了距今5000—6000年的時候,中國的文明史悄然開始了。
實證中華文明五千年的不只是山東大汶口文化遺址,還有近年新發現的河南鞏義雙槐樹遺址。2020年5月7日,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河南鄭州公布雙槐樹遺址階段性重大考古成果。經考古勘探發掘和科學測年確認,雙槐樹遺址被認為是距今5300年前后的仰韶文化中晚期具有都邑性質的巨型聚落遺址,因其位于河洛中心區域,專家建議命名為“河洛古國”。
雙槐樹遺址全景·發掘現場
(圖片來源: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顧萬發,曾三次擔任雙槐樹遺址的發掘領隊。據他介紹,雙槐樹遺址面積達117萬平方米,發現有仰韶文化中晚階段兼具防御功能和禮儀性質的三重大型環壕、封閉式排狀布局的大型中心居址、三處經過嚴格規劃的大型公共墓地、三處夯土祭祀臺遺跡等,并出土了一大批仰韶文化時期豐富的文化遺物。其中,中心居址區發現的半月形地帶有典型的甕城建筑結構,被專家視為中國最早甕城的雛形。雙槐樹遺址內大房子基礎排列有序,巷道井然、規劃明顯,其區域內有居住、會議、祭祀、宗教、天文、等遺跡現象,中心居址區內有一處用陶罐模擬天上北斗九星的天文遺跡。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王巍認為:在整個黃河流域5300年前后,雙槐樹遺址是目前發現的規模最大、等級最高的都邑型的遺址。王巍表示,從探討中華文明起源形成這樣的角度來講,雙槐樹遺址的發現具有不可比擬的重大意義。我們找到了華夏文明的源頭,必將幫助人們持續理清華夏文明發展的脈絡,進一步提升中華民族文化認同感、自豪感、自信心。
著名學者、北京大學教授、國家“夏商周斷代工程”首席科學家李伯謙表示,中華五千年文明的源頭,目前來看,就在雙槐樹。李伯謙認為,五千多年的中華文明主根脈有望追溯至此,不排除雙槐樹遺址是黃帝時代的都邑所在。
雙槐樹遺址處于河洛文化中心區,伊洛二水匯流后在這里匯入黃河,契合了《易經》中“河出圖,洛出書,圣人則之”的記載。遺址呈現出宏大的建筑規模,前殿后寢,布局嚴謹有序,呈現出古國時代的王都氣象。
雙槐樹遺址不是孤立的。近年來,河南滎陽的汪溝遺址、青臺遺址、鄭州西南郊區的黃崗寺遺址等一系列仰韶文化城址被發現,一個具有早期城市群性質的大型聚落群面貌逐漸清晰。2018年,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公布研究成果。石峁、良渚古城等古國文明璀璨奪目,與地處中原的河南地區雙槐樹遺址、汪溝遺址、青臺遺址、鄭州西南郊區的黃崗寺遺址交相輝映,共同勾畫了中華文明起源的關鍵點。
四、“上下五千年”不是傳說
“國家是文明社會的概括。”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的研究結果顯示,距今5500年前后是中華文明起源的初始階段,這突破了西方以英國考古學家戈登·柴爾德所提出的“城市、金屬和文字的國家形成”的“三要素說”,根據中國的材料(尤其是雙槐樹遺址、良渚古城的發現),兼顧其他古老文明的特點,提出了判斷進入文明社會標準的中國方案:即生產發展、人口增加、出現城市;社會分工和社會分化不斷加劇,出現階級;權力不斷強化,出現王權和國家。
2022年5月28日,新華社從北京發出重要電訊: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27日下午就深化中華文明探源工程進行第三十九次集體學習。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主持學習時強調指出:“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工程的研究成果,實證了我國百萬年的人類史、一萬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
黨和國家高層領導關注與重視“五千多年的文明史”的探源,必將進一步深化與完善中華文明探源,必將進一步激發中華文化資源的活力與價值,必將進一步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和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