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是:綜合實力邁上新臺階;改革開放取得新突破;社會文明程度達到新高度;生態文明建設取得新成效;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市域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
為此,我們要做好以下七個方面的工作:
(一)突出目標導向,提升綜合經濟實力。“十四五”時期,我們必須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發展第一要務,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推動經濟實現量的合理增長和質的穩步提升,奮力推動地區生產總值跨越2000億元。堅持把經濟工作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聚力發展特色主導產業,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加快建設特色產業增長極。堅持把項目投資作為經濟工作主抓手,持續擴大有效投資,夯實高質量發展基礎。
(二)加強創新引領,不斷增強發展動能。堅持把創新擺在全市發展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建設轉型發展示范區。加強創新平臺載體建設,增強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激發人才隊伍活力,加快建設人才強市、科技強市。建設數字政府,縱深推進“放管服”改革,打造一流營商環境。落實減稅降費政策,當好“有呼必應、無事不擾”的“店小二”。構建“親清”政商關系,依法保護企業家合法權益。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同時注重需求側改革。堅持市場和政府“兩手”協同,穩步推進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聚焦支持實體經濟,持續推進市域金融工程建設。
(三)科學統籌協調,推動城鄉融合互促。堅定不移走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道路,全力打造中國桂花城和中國中部康養城,全域建設宜居、宜業、宜游、宜養的自然生態公園城市。主動融入全省“一主引領、兩翼驅動、全域協同”區域經濟布局,全力推進武咸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和鄂咸、黃咸大運量便捷化大通道建設。統籌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推進城市有機更新。構建常態化長效機制,確保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強化以工補農、以城帶鄉,以農業產業化帶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實施鄉村建設行動,深化農村改革。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四)堅持生態優先,加快建設美麗咸寧。踐行“兩山”理念,統籌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咸寧,讓咸寧“顏值”“價值”更高,“氣質”“內涵”更佳。強化國土空間規劃和用途管控,落實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線和城鎮開發邊界線,抓好長江岸線“留白”“留綠”、功能恢復。實施生態產品提質增值工程,開展“兩山”轉化路徑試點示范。確保創建國家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爭創“無廢咸寧”建設試點。統籌推進“三水共治”,強化河湖庫長制,穩步推行林長制。
(五)深化對外開放,融入“雙循環”新格局。適應發展形勢新變化,在積極融入、暢通內循環上做足文章,在主動對接、更好發揮外循環作用上下足功夫。積極順應消費升級趨勢,提升傳統消費,培育新型消費,促進綠色消費、健康消費,創建放心消費示范城市。加快電商向農村延伸,激發農村消費潛力。打造一批文旅綜合體、文旅消費集聚區,爭創國家文旅消費試點城市。更好融入“一帶一路”建設,推動優質產品服務“走出去”、發展資源要素“引進來”,爭創國家進口貿易示范區。
(六)促進共同富裕,提升人民幸福指數。堅持人民主體地位,補齊民生領域短板,推動共同富裕。促進更加充分、更高質量的就業,深入推進全民參保,完善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健全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持續增加低收入群體收入,擴大中等收入群體。實施積極應對老齡化戰略,全面推進健康咸寧建設,重塑疾控體系、公共衛生體系。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堅持教育公益性原則,深化教育改革,促進教育公平,推動咸寧高質量教育體系建設。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促進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推動滿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相統一。辦好為民實事,兜牢民生底線,使廣大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七)強化系統觀念,統籌發展與安全。堅持發展和安全并重,統籌穩增長和防風險長期均衡。強化工作謀劃實施的前瞻性、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著力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完善機制,優化體制,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挑戰,實現發展質量、結構、規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統一。加強金融機構監管,防范處置金融風險,守住不發生區域性、系統性風險底線。加強房地產市場調控,推動金融、房地產與實體經濟均衡發展。強監管、嚴執法,筑牢安全生產防線,守住食品藥品安全底線。